关于在全区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
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监督举报方式
按照区委工作要求,由区纪委监委牵头,在全区范围内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工作,着力解决一批群众深恶痛绝、反映强烈的痛点难点问题,坚决纠治一批有悖社会公平正义的焦点热点问题,从严查处一批损害群众利益的作风顽疾和腐败问题,督促完善一批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制度机制,推动反腐败斗争向基层延伸、向群众身边延伸。现将受理群众监督举报和反映问题方式公布如下。一、整治时间即日起至2024年10月31日二、整治重点1、紧盯维护国家粮食安全,严肃查处监管缺失、套取补贴贷款、违规从事政策粮经营、挪用购粮款、插手仓储项目,违规处置资产、搞“国皮民骨”利益输送等问题。2、紧盯耕地保护,坚决整治落实耕地保护责任不到位,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管护不力,违规审批改变永久基本农田性质,占补平衡弄虚作假、以次充好等问题。3、紧盯脱贫攻坚,坚决整治返贫摸排搞形式,帮扶不及时不精准、“数字帮扶”“纸面帮扶”,“三保障”和饮水安全等工程项目管护不到位等问题。4、紧盯农村集体“三资”管理,坚决整治白条入账、坐收坐支等违规核销费用,违规出租出借出售、无偿占有农村集体资产,违规发包机动地、账外地等集体资源问题。5、紧盯工程项目建设,坚决整治未招先建、围标串标、偷工减料、拖延结算兑付项目款、拖欠农民工工资、插手干预、违规审批、暗箱操作、内外勾结等问题。6、紧盯惠农补贴补助,坚决整治应补未补、漏补错补、结存闲置,补贴补助标准不公开不透明、超标准超范围发放、虚报冒领、吃拿卡要、优亲厚友等问题。7、紧盯安全生产,坚决整治隐患排查流于形式,风险隐患源头管控存在死角,安全生产事故迟报、漏报、瞒报、谎报、执法检查“宽松软虚”等问题。8、紧盯教育领域,坚决整治落实“双减”政策不力,校外培训机构和民办学校监管缺位,教辅材料征订、校服采购、违规招标“吃回扣”、教师收受红包礼金、有偿补课等问题。9、紧盯医疗领域,坚决整治医疗卫生机构药品、器械、耗材“带金销售”,违规接受医药企业捐赠,医疗检查项目结果存在互认“壁垒”、欺诈骗保行为、医务人员收受红包等问题。10、紧盯食品安全,坚决整治“三小场所”食品安全不达标、“校园餐”安全管理不规范、校园周边销售“三无产品”或假冒伪劣商品、超范围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问题。11、紧盯生态环保,坚决整治乱排污水、建筑工地扬尘、噪音扰民、大气污染、面源污染、违规开采、毁林种参、环保督察虚假整改、滥用职权、违规审批、执法不严等问题。12、紧盯养老社保,坚决整治养老保险和最低生活保障待遇发放资格审核不严,动态监管不力,迟发、漏发、错发、违规参保、虚报冒领、欺诈骗保、贪污挪用社保资金等问题。13、紧盯执法司法,坚决整治发现问题不处理、受理投诉不及时、办案超出法定期限等执法不严格不规范、搞选择性执法、机械执法、立案难、执行难等问题。14、紧盯住建等领域,坚决整治房地产领域“回迁难”“办证难”,物业管理混乱、城市供暖不达标,廉租房、公租房分配不公,农村危房、泥草房改造政策执行不到位,以及殡葬服务、残疾人补贴发放、社区矫正等问题。15、紧盯贯彻落实党中央及省委惠民利民政策,坚决整治片面理解、机械执行、野蛮操作,搞“一刀切”、层层加码;漠视群众利益和疾苦,对群众急难愁盼敷衍塞责、无动于衷等问题。16、紧盯防范和纠治“新形象工程”,坚决整治乱拍板乱决策、贪大求洋,不计成本豪华“办节”,乡村建设盲目“造景”,搞华而不实、劳民伤财的“形象工程”“面子工程”“半拉子工程”,等问题。17、紧盯为基层减负,坚决整治督查检查考核过多过频,滥挂牌、乱评比,调查研究走过场、搞“指尖上的形式主义”,政务APP和应用平台多头重复,微信工作群过多过滥,强制网络投票“点赞”等问题。18、紧盯营商环境,坚决整治市场主体和群众“办事难”,行政审批事项“互为前置”、流程繁琐,政务服务办事效率低、政务信息不公开,人为设障、勒拿卡要,勾结“黑中介”等问题。19、紧盯乡村治理,坚决整治“村霸”等黑恶势力欺压群众,家族宗族势力把持基层政权,党员干部和公职人员包庇、纵容、支持黑恶势力犯罪等问题。20、紧盯行业治理,严肃查处欺行霸市、寻衅滋事、强迫交易等问题。三、反映渠道和方式举报电话:0467-6261036举报邮箱:jgqdfzf@163.com来信举报: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纪委监委第二办公区(原第二十四中学)收(邮编158100)来访举报:黑龙江省鸡西市鸡冠区纪委监委第二办公区(原第二十四中学)
中共鸡西市鸡冠区纪律检查委员会
鸡西市鸡冠区监察委员会
2024年4月19日
关联稿件